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从将军故里到第一军规颁布地,从祖辈到我们,都正在用行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与信念!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党员之家,曾祖父曾是当地的农会主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农民家庭,祖辈都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在曾祖父的教育引导下,爷爷在镇上积极参与筹粮,反霸及土改等工作,从此也走上了革命道路。解放初期,爷爷一行人从故乡永兴县走路来到了纪律圣地桂东县,由此拉开了他这一生为党奉献的红色序幕,将青春和热血洒在了这片红色热土上!
“己身不正,焉能正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身教。到桂东后的爷爷,主动在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积极投身。生活上从不讲享受和待遇,工作中从不贪轻松和安逸。一生的青春写在了土改的历史任务里,背井离乡几十年未能报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未能对妻子和孩子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和担当,但却是将这一份对家人缺少的感情,升华为大爱,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回眸起这一段激情燃烧的人生经历,爷爷只觉得小小的奉献不值一提,而是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和告诫我们要为党奉献,一生爱党,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胸前党徽都一直佩戴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爷爷的一生,热血洒热土,不愧党的守护者!
心存赤子情怀,肩负责任使命,才有一代接一代的不懈奋斗,一代跟一代的寄望传承。家风家训家规曾激起震撼人心的力量,我的父亲是一位邮政工作者,我印象里的他,普通而又特别。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位普通的党员;特别的是因为他在其位谋其事,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竭尽全力展示家乡桂东的特色文化—始于罗霄山脉革命老区,中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颁布,终于红六军团长征始发地,他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为“中国湖南红色文化旅游节”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邮票,将传承红色文化,党史信念真正的注入到了心底。
千秋伟业灿烂之时,恰是党的百年芳华,正值我的青春年少,生逢其时,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成长进步。在我的印象里小学时飘扬在胸前的红领巾,初中时在左胸膛熠熠生辉的团徽是我最值得自豪的东西,我很荣幸的出生在这一片红色热土,从小在红色教育的熏陶下成长,回到故乡时,又能感受到来自大将军事迹的榜样力量。无数的红色力量在鼓舞着我成长和前行。作为一名“零零”后,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是幸福的一代。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青春的颜色五彩斑斓,唯有红色最为灿烂和热烈,我应该立大志,明大德,将有限的青春融入到为党、为国、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永葆初心,多彩的青春才会愈加灿烂!
“一身正气奇勋永著春秋,两袖清风亮节长昭日月”这是开国大将黄克诚故居前的对联,这副对联概括了他的赫赫战功和高风亮节。无论身处什么时代,他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的人生信条,赢得了广大人民的高度尊重。在我们桂东县工农红军活动陈列馆院内,“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毛体书法格外耀眼,这几个字出现曾经指引了当时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而在这里的唐家大屋,也用大量的实物和史料再现了当年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重回井冈山等历史场景,将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和共产党人的初心充分的展现给后人,让这一份无价的革命党史成为了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我县沙田墟向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创了我党、我军遵纪爱民政治工作的里程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巨大作用。至今这部辉煌的红军纪律仍然对我党、我军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沙田为起点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颁布及其发展的深度、广度和维度,不但影响着东方文明的进展,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今天的美国西点军校也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列为经典。大量的史实证明:回望历史旨在启示未来,百年辉煌照亮前行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桂东县是革命老区,也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战中老区人民充分发扬肯干的长征精神,让老牌“国扶县”顺利脱贫摘帽。今天的丰功伟绩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认真落实,在脱贫摘帽攻坚战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最美扶贫人”。原桂东县青山乡副乡长方璇,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年仅26岁的她,在前往联点村扶贫的途中,因车辆滑落山崖不幸殉职,在她出事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坚强的交代同事一定要捡回扶贫资料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群众,心系脱贫攻坚工作。在她去世后的383天后,桂东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工作,血染青山终不悔,青山留下一首歌!同样为扶贫工作付出巨大心血的还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志东同志,临危受命担任扶贫办负责人,一个女性用自己的坚强扛下扶贫工作的重担,给桂东人民,给党和国家,交付了扶贫成绩的满意答卷,巾帼不让须眉!她们都是女性,她们用自己坚韧的意志为人民谋福祉,用女性独有的魅力代表桂东,代表“最美扶贫人”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来自国家的表彰,来自人民的肯定,充分展现了老区人民的顽强精神,为桂东的重大历史转折点绘就了壮美蓝图!
庚子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爆发了,让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响彻了大江南北,在桂东这个纪律故土,山清水秀的小县城里,百姓心中谨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的红军精神,不止是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冲上最前线,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上前尽己所能,发出抗击疫情最强音,在最危急的时刻,始终保持了“零感染”的记录,给百年庆党,给抗疫攻坚战交付了满意答卷!疫情期间,因为个人原因,变成了疫情重点关注对象,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自觉在家进行居家隔离。在此期间,社区居委会每天按时按点打电话给此时此刻焦急的我们,嘘寒问暖,隔三差五给我们送抗疫药品,让我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受到了来自党的关怀,来自社会的温暖,心中更是坚定“桂东必胜,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青春飞扬的时代,是一个永记共产党人初心的时代。人无精神而不立,国无精神而不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更应铭记党史,传承前辈精神,永葆初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年轻人唯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
古往今来,岁月荏苒,片片光阴随风流转,转过镜中的朱颜翠袖,抚过锋刀映出的剑眉星目,古老的故事永记心间,深刻的历史文化仍值得代代相传。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家国同行,携手并进,家国万里,初心不渝!
责编:黄钰坤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
清泉镇夏丹社区为127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
普乐镇杨岭村举办2025年度奖学助学活动
致敬生命护佑者!桂东举行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
桂东县应安委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成员会议召开
沤江镇:教育基金奖学助学 凝聚爱心共筑未来
桂东县2025年村BA圆满闭幕
尹建恒督导检查桥头乡有效衔接工作
避暑康养·相约桂东|夏季“村晚”走进秋里村
下载APP
分享到